疫情改變生活,也帶來新市場需求
自從COVID-19在全世界爆發,迫使各產業組織不得不搭上「數位化」的加速列車。隨之而來的社交距離限制,也讓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及市場發生3項重大轉變:
1. 遠距生活已成日常:
企業和學校在面對疫情升級、社交距離等限制下,開始採取遠距工作或教學等方式,減少人與人接觸的風險。品牌活動、教育訓練課程等,也紛紛改以視訊會議的形式進行,遠距溝通不僅是因應疫情的短期措施,這些日常的行為改變,在習慣養成後會轉換成使用者需求,並且融入每一個人的生活。
2. 新商業模式興起:
「宅經濟」隨疫情持續升溫,期間衍生或加速許多新興商業模式,包括直播商務、代購外送,甚至線上旅遊等。消費者生活習慣改變,原仰賴線下服務的產業也不得不做出應變。像是LINE TAXI在疫情期間推出蔬果箱宅配服務,運用原有線上叫車系統,於雙北地區提供小農蔬果安心快送。臺北市政府為了減少群聚接觸,也與多家外送平台業者合作推動「不用上市場,生鮮送你家」計畫,力拚傳統市場、夜市轉型。
3. 推動數位化布局:
這幾年「數位轉型」已不是新話題,許多企業也開始嘗試各種數位應用,企圖打造提升顧客體驗的全方位通路。但除了高科技、金融服務等高度數位化產業,部分產業如百貨零售、觀光餐旅等,因組織內部數位人力、顧客接受程度或產業特性使然,一直以來數位化成效並不明顯。然而疫情影響下,各行各業被迫加速數位化布局,在最短時間內因應市場變化。
在這樣大環境前提下,不僅企業經營者需要做出改變,管理階層也應有敏銳的洞察力,及早為組織或服務流程進行數位化盤點,以滿足變化劇烈的顧客需求及市場需要。對此,《行銷5.0》書中也特別提出疫情下的關鍵行銷策略,幫助讀者找出因應之道。
首要之務,數位能力整備評估
在決定要採取怎樣的數位化策略之前,管理者必須清楚了解組織數位化的準備程度。《行銷5.0》作者菲利浦·科特勒透過市場供需兩方面,來評估企業數位能力整備的四大象限落點,並以6大產業為例:
例如筆者目前任職的組織行銷產業,於全台設有27間門市,主要銷售產品以民生消費用品為主,雖然會員推薦制業態特殊,但數位化現況與百貨零售業十分類似。尤其這類產業側重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顧客喜歡在實體消費往往不僅因為習慣,更帶有人際關係等複雜情感;對這些顧客而言實體互動仍有其價值,因此數位化動力偏低,同樣可歸類在前推象限。
把顧客遷移到數位通路的策略
《行銷5.0》精闢提及位於「前推象限」產業的數位化痛點——顧客遷移,這類產業通常已針對業務流程進行一定幅度的投資,也已鼓勵顧客採用數位服務一段時間,但大多數顧客仍囿於慣性,沒有強而有力的誘因吸引顧客改變消費習慣,導致數位化推行有所侷限。
調查研究顯示,雖然80%的美國人在網路上購物,但大多數人仍然喜歡去實體店家。對照實際產業經驗,以實體通路為主要營收來源的百貨零售業,線下通路業績佔比可能高達八成以上。然而,疫情加速了顧客遷移的進程,尤其當警戒升級,封城、封館等隔離政策一出,線上零售、顧客服務等成了該產業的新常態。此時的遷移策略便可著眼於數位通路激勵措施,並透過更好的線上體驗提高價值。該怎麼做呢?書中歸總3項重點:
1. 提供數位化誘因
在顧客通路遷移策略上,提供正面誘因是最常見的作法,像是提供折扣、現金回饋或線上通路獨享優惠等,其中網購免運是台灣消費者普遍青睞的方案之一。除此之外,企業也可以透過數位化功能宣傳、提供更便利的業務服務等方式,增加顧客轉移動機。負面誘因則可能是線下通路收取額外費用,更極端的例子則是直接暫停服務。
2. 因應數位化所伴隨的挫敗點
這裡所談的「挫敗點」其實就是消費者在線下互動所遇到的痛點,例如某連鎖量販店最常聽見的「請支援收銀」,如何透過數位化減少顧客排隊時間,除了將客人引導至線上,手機會員APP、行動支付、預購取貨等數位流程,都是為了提供快速又簡單的解方。
3. 透過數位化重現顧客期盼的實體互動
顧客服務若完全沒有真人互動,容易給人冰冷、不便的品牌印象。縱使數位化已深入你我生活,但許多環節仍需要第一線員工的支援,例如銀行開戶、遠距醫療等,很難完全被數位取代。現在也有很多金融機構開放視訊諮詢,不必到銀行就能完成身分識別或金融諮詢,不僅保留面對面的優點,對顧客來說也更加便利。還有近年正夯的聊天機器人,消費者可以直接在線上進行基本查詢或諮詢,將客服人力留給真正有價值的客戶。(延伸閱讀:聊天就成交、刷臉就認人,AI還能做什麼?)
總結
現今Y和Z世代加起來不僅是最大的消費市場,也是最大的就業人口,全球企業正在根據這群數位原生世代的喜好調整行銷策略。COVID-19打破了傳統消費模式及慣性,每一個人都必須適應行動受限的日常,對於數位通路的依賴更不可同日而語。關於數位化沒有標準答案,不同產業也可能處於不同的數位化階段。透過顧客及組織的數位能力整備評估,擬定、執行最適合現況的策略,讓數位化生活成為新常態,擁抱數位新世界!